一、关于《长春市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2023年底前,依托全省数据共享平台,推进78个电子证照和数据信息材料实现共享免提交。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政务服务事项、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分别压缩80%、75%,即办件占比分别达50%、40%。全市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0%。力争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二)主要内容
1.总体要求。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引领,坚持便捷高效服务、破解堵点难点、线上线下融合基本原则,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便利度,增强企业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2.重点任务。从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提升用户满意度、提升用户便利度、增强群众体验感、增强企业获得感5个方面,明确了30项重点工作任务。
3.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加强宣传推广,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加强监督检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二、关于《长春市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围绕提高我市法治营商环境核心竞争力,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4个方面,确定了25个工作目标,制定了64项具体工作举措,切实解决一批影响公平公正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完备有力的行政立法。着力制定《长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在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时,将征求各类市场主体对于营商环境建设意见作为立法的重要环节,让市场主体充分参与到立法过程中,不断完善立法程序。对限制竞争和有碍公平竞争、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影响营商环境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项清理行动,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有利的法治环境。
二是推行包容审慎的行政执法。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行“首违不罚”工作机制,组织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编制“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对企业和行政相对人的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免罚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告诫、行政建议、教育与说理等非强制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的法治环境。
三是推进权威高效的公正司法。在全省公安机关“六项承诺”的基础上,做出长春公安服务企业“七项承诺”,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社会安全和公安服务效率问题;开展涉企行政检察监督专项工作,有效发挥生效裁判监督、审判活动监督、执行活动监督、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监督职能作用,帮助解决企业因不当行政执法陷入困境问题;实施商事案件审判质效提升工程,优化网上立案、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强化审限管理,解决商事案件立案难、调解难、监管难等问题。
四是提供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为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诉求问题,组织法律服务专业律师团队,围绕劳动用工、企业融资、风险防范等专题,进商会协会、进产业园区、进重大项目、进顾问单位、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服务。将市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48热线平台、长春智慧法务区律师执业服务中心和市律师协会等法律服务平台,联合设置为“助企预约联络点”,向社会公开联系方式,形成响应转办机制,便于企业及时获得法律帮助。
(二)主要特点
一是聚焦助企纾困。《实施方案》针对企业生存发展现状,充分发挥法治工作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中的职能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公平公正法治营商环境新品牌。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制约和影响我市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瓶颈问题,逐项细化并拿出具体工作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三是坚持协调推进。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推进此项工作,协调市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在法治营商环境中的职能作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统筹推进我市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三、关于《长春市利企惠企市场环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利企惠企市场环境工程围绕破解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痛点堵点问题,从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角度,将市场环境细分为准入准营环境、竞争环境、创新环境、发展环境、信用环境和监管环境,提出45项重点任务,力争实现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市场监管领域“非必要不检查”“非必须不处罚”、市场主体质量和数量有效提升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统一开放、公平有序、充满活力、成本低廉、诚实守信、无事不扰的利企惠企市场环境,让良好的市场环境成为长春振兴新标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区域价值提升新优势。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两降”“两不”“两升”目标。“两降”,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力争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不断降低。“两不”,市场监管领域日常监管实现“非必要不检查”“非必须不处罚”,除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项外,日常监管一律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市场主体不予处罚。“两升”,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市场主体总量力争突破200万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8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450户,“个转企”企业突破1.3万户。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准入准营环境。优化市场主体开办服务,推动 “证照一码通”改革,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不断提高准入准营服务效能。
二是建设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平等竞争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公平竞争审查作用,引导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努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良性竞争。
三是建设充满活力的市场创新环境。不断提高科技企业质量,落实资金激励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市场主体利益,为经济发展赋能,提高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四是建设成本低廉的市场发展环境。实施“六税两费”减免政策,严格规范政府收费和罚款,规范市政公用服务价外收费,提升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进一步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轻经营负担,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生态。
五是建设诚实守信的市场信用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深入实施“信用助企”行动,开展信用分类监管,努力建设诚实守信的市场发展环境。
六是建设无事不扰的市场监管环境。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部门服务能力水平,做到对各类市场主体“非必要不检查”“非必须不处罚”“无事不扰”。
(三)保障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利企惠企政策直达落实,要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强化监督考核,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以强有力监督推动利企惠企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四、关于《长春市保障有力要素环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主要内容
共八个方面96条政策举措。
一是优化土地要素保障方式,提出统筹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按程序合理转换等11条措施。
二是稳定能源要素保障,提出完善稳增长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用电优先保障清单、优化供水办理流程等6条措施。
三是提高劳动力保障水平,提出深化人力资源市场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企一人”包保帮扶机制等12条措施。
四是拓宽资金供给渠道,提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中小微企业保持较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等15条措施。
五是增强技术要素保障能力,提出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等16条措施。
六是推进数字化助企赋能,提出建立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等14条措施。
七是加大减税降费支持力度,提出继续执行“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行动等7条措施。
八是完善项目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提出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实行市政府重点项目专班推进制度等15条措施。
(二)主要亮点
一是突出实用性。市直有关部门结合服务企业大调研行动,研究各类市场主体要素保障政策诉求,提出的96条政策举措,通过政策供给、市场化配置,有效解决市场主体要素保障的瓶颈问题。
二是扩大覆盖面。提出7个要素保障,包括土地、能源、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税费。将数据作为新型要素放在了要素保障体系中,适应了数字化时代要求。同时又完善第8方面,即项目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满足市场主体项目服务需求。
三是增强操作性。提出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跟踪反馈机制,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负责政策落地、评估、储备、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等。开展专项督导,建立反馈机制,听取各类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对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并动态调整。